最近事情也是太多,每天忙碌,但好多事情怎么也收不了尾
太随意
今天猛地一想,我这一生过得实在是太随意了。
上学随意得很,从高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不说稀里糊涂吧,反正就是随意成了。
找对象结婚也是,随意了,当时还有哥们劝我冷静,结果不就这样么。
生娃也是,随意了,稀里糊涂就有了,太随意了。
工作,就更随意了,都不想说了,汗!
好久没有更新过了
博客好久没有更新过了,都怀疑这个世界上还存不存在这个东西,大家都愿意去用twitter和微博了,反正新浪的博客是早就挂了,之前有好些东西都没来得及导出来。
疫情都2年多了,还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发展,感觉就是社会全乱套了,真不知道人类人明或是中华文明怎么发展
随便敲几个字,试试还好不好使,没太多想法。
写作是对抗信息碎片化的最好手段
好久没写了。
昨天刚看一篇文章,关于对抗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要命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信息和知识的碎片化问题。
碎片化,不是说就完全不行,只是如果不懂得合理的处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那是对时间和智慧的极大浪费。
因此,文章提出,可以以写作的方式去梳理这些碎片,重新组织碎片中的信息,转化成个人脑子里真正有用的知识。
我深表认同,很早以前我就一直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没能实现,因为,写作太费脑子了,哈哈。
其实,与其说写作是对抗的手段,不如说,勤奋才是最好的手段。
应当警惕和防止数字鸿沟造成新的社会阶层分化
一直不太确信以自己的知识和认知是否有能力探讨这类的社会问题。
很多年前看过一些IT大佬谈论由于数字化造成新的社会不均衡,从而进一步恶化社会阶层的固化。从疫情开始后整个社会的一些现象来看,这是无可避免的了。最典型的就是上网课,媒体经常有报道,哪哪村里的孩子没网络,拿着手机上山顶风冒雪找信号上网课,某某通信公司马上上门装网络,方便了孩子上网课。这孩子倒是真值得表扬,爱学习。
数字化的过程和形成的结果,是一种新的社会资源,然而对这种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却是不平衡的,形成新的社会不公。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讯为代表的现代数字技术,虽然日益普及,但受经济能力和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在不同的行业间、城乡之间、人群之中,却是发展极度不平衡的,获取和利用数字资源的机会与能力也是极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就是数字鸿沟,在基础教育当中尤为显著。而基础教育又是弥合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社会阶层固化这一社会矛盾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数字鸿沟极有可能造成新的社会阶层的分化,并进一步固化原有的社会阶层。
想了很久,要如何抽象这一社会问题,并具体描绘其成因,还挺费劲的,理论水平不高就是毛病,但又发现这是多余的,我想,其实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想象,偏远穷困无网甚至无电的农村地区、不会用电脑只会用老人机照顾留守儿童的老人、买不起电脑智能手机的家庭。。。。。。让他们如何上网课?让他们如何享用数字化带来的发展红利?让他们如何不被这条鸿沟隔离而无法跳出所在的阶层?
全社会都应该警惕和防止这条数字鸿沟的出现以及它所造成的后果,还需要做更多。比如说,
减少基础教育中的数字化程度。曾经有人这么提过,似乎这么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不相适应,我觉得这似乎也不是个问题,减少基础教育中的数字化应用,会降低基础教育质量吗?会降低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和认识发展吗?我觉得并不会,甚至还有可能相反。但也有人可能会说以在线远程教育为代表的数字化应用可以消弥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常举的例子就是成都七中和云南省禄劝县第一中学,但关于其是实现教育公平还是一种精英教育的讨论依然不绝于耳。当然了,就算在基础教育本身中去掉数字化的内容,依然无法解决数字化平衡的问题,因为有条件的地方就算不教,他还是可以获取与利用数字资源,对于没条件的地方,他一样还是没有办法。
因此,只能是全面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数字化应用了,全面消除地区差别。我一直有个观点,解决中国所有现实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真正把基础教育提到真正重要的位置上去,给予真正的重视和真正的投入。难吗?我觉得也不是太难,砸钱!就一个物和一个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钱的问题。物,好说,买就行!人,麻烦点,没人愿意呆在落后偏远小山村,那就让大学生们毕业统统下乡去锻炼2年!一人每年给20万!结束了评优给研究生上。扯得有点远了。
写得乱得很,确实是知识和认知能力不足,以后还是不写这玩意儿,感觉说还好点,写更费劲。
孩子班级群里的妈妈们都在讨论买什么打印机好,用来给孩子打学习材料和作业,明天又开始上网课了,要学新内容了。
我觉得我跟他们有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