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4号线

4号线月底就要开通了,这可是离咱最近的地铁了,以后上班是方便了。

090901

地铁4号线学院南路站,这个出入口还挺有个性,纹理还挺像王八盖子的,哈哈哈

图文报道安居工程

丰泽盈和小区业主论坛

http://www.fzyh.info

用图片加文字方式报道房子的情况,多为手机拍摄,效果较差。

090519

2009年5月19日,选房大会

090625

2009年6月25日,还是一片草

090808

2009年8月8日,扯上了围栏,桩机入驻

PIC-21

PIC-22

2009年9月5日,坑挖得差不多了

20090930丰泽盈和工地
丰泽盈和工地,2009年9月30日

2009年9月30日,还是大坑,不过明显能看出来不是一个大坑,应该是两个或者三个大坑吧,呵呵。

不过,看一下那条标语“严防死守135天”,难道想用135天盖好不成?那我就太感谢他们了。

报到了

今天博士开学报到了,中断了三年,又开始上学了,呵呵。

在职,手续很简单,三分钟就都搞定了,领回一堆材料,注册、选课、填卡,还真是一堆事,下个星期看样子都得整天耗在院里了。

GRIN-Global的一些情况

想写一篇各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发展情况的综述,看看大家都是什么水平、有什么货、货色怎么样,然后做一些横向的比较,以决定我们的以后怎么改进,于是就先上了美国的GRIN(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看到了他们的一篇论文,GRIN-Global: An International Project to Develop a Global Plant Genebank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才了解到现在他们有GRIN-Global这样一个项目。

GRIN-Global简称G-G,是USDA-ARS、Global Crop Diversity TrustBioversity International三家合作开发并计划全球部署的新一代开放源码的免费种质资源信息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08 Express开发,.net 3.5框架,数据库用Sql Server 2008 Express、Oracle Express或是Mysql/PostgreQL,还真是全免费了,哈哈,符合为发展中国家而设计的初衷。系统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现层,使用Web Services实现表现层与业务层之间的松散耦合。系统可脱机运行也可联机运行,有中央数据库,本地数据库与中央数据库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因此,系统开发分成管理员工具和共享网站两部分,管理员工具可以实现脱机和联机对数据的操作。根据他们的时间表,整个系统将于明年年底前开发测试完毕并交付使用。资金上,总共是$2.3百万,TRUST好像给了$1.4百万,其余$90万就不知道是谁家给的了。

这个项目的设计与我对新CGRIS 的设计想法是基本一致的,我的设想是,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软件体系,标准我们已经制定了,系统在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行政指令方式全国推行的,国家理应要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系统采用基于Web Services的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架构,有一个中央数据库,就设在我们这里,客户端有web和PC程序,共性的信息或全部信息汇交到中央数据库,客户端依据授权下载部分或全部数据。这是信息共享部分,而种质库管理部分,G-G似乎只有分发功能,我希望能囊括种质收集、引种、整理、鉴定、评价、保存、分发和利用的整个工作流程,全面实现种质资源工作的信息化。这个体系应该是十分的庞大了,因为我只是处于概念设计阶段,而没进入实质设计,困难可能比我想像的要大得多,这一点随后得到了印证。

我查看G-G的文档,并没有太多系统设计资料,有一个数据字典的草稿,以及GRIN的数据字典,不用想,基本上就是照搬GRIN的。我原来没怎么注意过美国人的这个东西,今天一看不得了了,人家做得真TM细致,我不由得汗颜,咱的工作做得太糙了。要把我们的数据结构完整设计出来,做细致了,这工作量相当大,问题也会很多,现在的标准和描述规范还得做修改才行。

我想,这今后三年就做这个工作算了,工作量肯定是算得上,创新性方面,原始创新肯定是没有,基本属于整合创新,够不够博士标准,还有待专家们考量了。

其实我一想,这三家凑在一起做这项工作,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不发达国家管理好他们的资源,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实就是搞清楚使用该软件的国家有些什么资源,掌握其信息资源,想要实物的时候再去“拿”就方便了。也许我是小人之心了,不过这些组织是绝不会干什么亏本买卖的,打着促进共荣、保护地球的旗子抢资源,不过,极不发达国家的资源交给他们保存和开发,也没什么坏处,比被他们自己糟蹋了强。

下午我联系了一下Bioversity International东亚办公室的张宗文老师,他跟我说了一些情况,说7月份在泰国开过一个会,我猛的想起来老板跟我说过泰国有会,但他没说是跟这个有关啊,要不我就去了,呵呵。

948计划自九五以来的情况

948据我了解,应该是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作物种质资源,但信息汇交到我们这里的很少很少,大量信息基本上还是在引进人的手里或是递给农业部的报告里,离信息为人所知,实物被应用到研发生产中还有段距离。一是与机制有关系,各部门研究机构之间的配合有大量问题,这个就不多说了;二是共享平台也有问题,我所指的平台是指我们这块,行业内的许多人也还不知道我们有个种质信息网,在引进资源信息方面,唯一的引种数据库也多年没更新了,究其原因,我也不想过多探讨,无非是没项目资金支持,干了没好处,但是我想这部分理应成为我们的日常工作,需要的技术含量不多,但是过程比较长,经过部门也多,实验也需要经费,希望国家能对这块基础性工作能实现常态化的稳定投资,做基础性工作的人也就能安心的做这些无法以发表论文、获取奖励来计量和考核的工作了,而不用成天琢磨着如何才能拿项目维持人的生存,乃至资源的生存。

——————————–又是一条美丽的分割线———————————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5日15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简称“948计划”)自“九五”启动实施以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在发布会上介绍了948计划取得的四个方面主要成效:

一是引进了一大批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通过材料和种质创新,培育了大量适合我国不同类型生态区的动植物新品种,提升了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从作物种质资源方面看,截止2008年,共引进粮食、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牧草、花卉、微生物和动物等优良品种、自交系、亲本和种质材料8万余份,挖掘出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的育种材料近50万份,培育新品种500多个,累计推广14亿亩以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直接推广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的国外水稻品种有19个,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的国外小麦品种有6个,从日本、巴西、美国和埃及引进的红富士苹果、旱稻、玉米、棉花都已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从动物种质资源方面看,引进了一大批名特优稀畜禽品种资源。我们熟悉的肉用波尔山羊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瘦肉型猪、杜洛克、汉普夏等种猪是从丹麦、奥地利、英国和美国引进的,皮埃蒙特肉牛是从意大利引进的,长毛兔和肉用兔是从德国引进的。这些畜牧种质资源除有些直接用于生产外,还用它们进行国内品种改良,培育出中国美利奴绵羊、中国黑白花奶牛、草原红牛、新疆褐牛、三江白猪、北京白鸡、哈尔滨白鸡等一大批优异的畜禽新品种。

二是通过引进与创新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948”计划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丰富了“肉蛋奶”、“瓜果菜”的市场供应。这里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譬如:柑橘产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柑橘产业出现结构性过剩、价格下降、效益下滑。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栽培品种的成熟期多集中在10~12月;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我国栽培类型以宽皮橘为主,比例达到65%;三是产后处理落后,导致一流的内质、二流的外观、三流的价格,果品出口比例偏低。针对这些问题,948项目从1997年开始支持华中农大邓秀新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引进国外不同季节成熟的品种以优化结构。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我国柑橘的早、晚熟品种和产量显著增加,该项目在主产区先后建立了脐橙、甜橙、温州蜜柑等生产基地,实现了我国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为增产增收与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项目重点实施地区之一的赣南脐橙产区,已成为我国脐橙的新兴生产基地和出口东南亚的主要基地。为解决三峡库区脐橙早采的问题,项目引进了留树保鲜技术,在不增加种植面积和不更换品种的情况下,可以将已成熟的柑橘果实留在树上2-3月,并根据三峡库区的特点筛选了适合该技术的柑橘类型、适合的挂果量和挂果时间,避开柑橘销售高峰,实现鲜果的周年供给,有效增加了库区果农的收入。

又譬如:蛋品加工技术。针对我国蛋品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比例过低、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948项目支持北京德清源集团和湖南农业大学蛋品研究所联合引进了国外核心技术与装备,攻克了壳膜高效环保分离、碳酸钙转化有机钙等技术难点,开发了洁蛋、液体蛋等一系列新产品供应市场;

再譬如:肉品加工技术。针对我国肉类生产存在的肉类品质和卫生安全控制技术落后、肉类产品追溯技术缺乏等问题,948项目支持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雨润集团联合从国外引进了肉品跟踪追溯技术和在线检测等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初步建立了我国肉品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了我国肉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通过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引进,增强了我国抵御重大动植物疫病风险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物种的跨国界、跨区域间转移越来越频繁,客观上增加了动植物疫病发生、传播和控制的风险。从“九五”开始,“948”计划每年都立项支持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引进,目前已经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引进了多种动植物疫病的检测和综合防治技术。早在1998年,948项目就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开始引进并研发“禽流感防治技术”,几乎引进了全部已知的135个毒株,并开展了深入研究,这些储备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疫苗为国内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传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并支持了周边有关国家。由于提前立项开展技术引进,技术储备充足,使得其它重大的动物疫病如猪兰耳病、链球菌病等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Ug99是1999年在乌干达发现的一种致毒性极强的秆锈病新小种,对全球小麦生产危害极大,感染后将减产20%左右,现已传播至中东地区。为有效应对其危害,948项目支持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植保所提前开展秆锈病的防控技术研究,现已将我国冬春麦区的792份主栽品种和优异高代品系在肯尼亚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先后筛选出15个抗病品种,既摸清了国内品种的家底,又为防止Ug99扩散提供了品种基础。

四是通过搭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开辟了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培育出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研队伍,提升了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项目实施以来,先后聘请了800多名国外知名专家来华讲学,支持1000多名中青年科学家赴国外进修和学习,扶持、凝聚了大批海外学子归国参与技术引进和研发。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支持培养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勤奋务实、带动能力强、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的中青年农业专家,其中一批专家已成为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部分已经成为国际农业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院士、傅廷栋院士、邓秀新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宁院士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雷霁霖院士等都在执行948项目中做出过突出贡献。

948项目还积极支持国内部分农业研究机构和人员参与国际重大农业科技合作研究,通过分析研究与国际主要农业科研机构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关系和工作机制,为今后我国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地区在农业科技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与其中3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备忘录。特别是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属的十五个中心都已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鉴于我国农业科技的水平和影响力,国际马铃薯中心即将在中国北京建立亚太区域研究中心。

背景资料:“948”计划

为了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94年8月,经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提议,国务院批准,从“九五”开始组织实施“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简称“948”计划)。该计划由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农业部主要承担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领域的技术引进工作。在1996-2009年的14年间,中央财政总计投入资金14.15亿元,立项1300余项。先后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各类先进农业技术1500多项,种质资源80000多份,仪器设备等1300余套(台、件)。这些成果有的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有的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