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

最近关于乙肝的讨论很多,主要还是围绕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着的合法权益问题,可是我们又真正了解这种病么?反正我一直是不太了解,仅限于一般的宣传和道听途说。一向以来我的体检肝功指标都是全阴性的,也就是说没问题,当然原来打的几支疫苗也是没有了效的,上个月放假之前本还想乘着博士入学体检顺便把乙肝疫苗也给打了的,一直没功夫去,前两天看了一些资料,了解到乙肝的三大传播途径是血、性和母婴传播,这一下便颠覆了这多少年错误的乙肝宣传在我心中留下的映像,原来还真以为饮食传播是主要途径呢,我说这么多年也没少在外面乱吃东西,怎么也没见染上呢,呵呵,再一分析,中国1亿多携带者,要饮食传播是主要途径的话,这全中国人还不都传染上了啊,呵呵,唉,没文化啊,所以我就决定不去打疫苗了。

可是回头再想想,原来的宣传肯定是空穴来风啊,定是有原因的,这不今天又看一资料,是下边这样说的。所以我还决定明后天去把疫苗给打了吧。

乙肝病毒的传染一般认为有三个途径即

(1)性传播(包括所有带有体液交换的亲密行为,如深吻等)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目前在中国,乙肝最主要的传遍途径为母婴传播。预防乙肝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实现,疫苗的接种方案一般为第一次接种后一个月和半年分别加强一次,经过这样的程序,95%以上的健康人能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接种疫苗后不能产生抗体的一小部分人,有一些是已经感染了微量的乙肝病毒,只是一般设备无法检出而已(这种情况可通过PCR的HBV-DNA检测获得确认),这些人应该按照“病毒携带者”处理。其它的人通过加大疫苗剂量等手段,最终都能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

一般来讲,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三个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许多人都认为乙肝病毒不经肠道传播,也就是说,与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共餐是不会传染的。

但是,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乙肝病人感染的原因确实与就餐有关。有的是与乙肝患者共餐后发生的,更多的是在不卫生的饭店或马路餐桌就餐后发生的。

研究表明,当就餐者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时,采用传统就餐方式的乙肝感染率为42%,而分餐制的乙肝感染率为17%,这也说明了乙肝是可能从消化道传染的。

实际上,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比较复杂的,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各种体液均具有传染性,其传播方式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药物注射和针刺等。如果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在做胃、肠镜、拔牙、洁牙、介入治疗、手术和麻醉插管等均可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

乙肝病毒是如何经过消化道传播呢?

当和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一起共餐的时候,如果你的口腔被鱼刺刺伤、被牙齿咬破、肠道黏膜被粗糙的食物划伤,或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胃肠溃疡等疾病,就给了乙肝病毒可乘之机: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其实,这也是血液传播的一种形式。

当与乙肝病人或携带者就餐时,如果你能够保证你的消化系统黏膜是完整的,没有破损,一般是不会感染乙肝的。

但是,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常常不容易被发现,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消化道没有破损,因此通过共餐传染疾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社交是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完全为了预防乙肝而不与人共餐是不可能的。预防乙肝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一旦你产生了乙肝抗体,就可以把共餐感染病毒的机会尽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