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Days in Italy–Day 82

06/07/2013,星期六,晴

尽管后天就要做报告了,压力很大,但还是跟方老师一块逛超市去了。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看超市的广告,有我那个brikka的咖啡壶,说是只要19欧,我跟方老师都心动了,所以决定要去这个偏远一点的在Colombo大街南边点的Euroma Mall,这个mall还挺大的,感觉比上周去的Parco Leonardo要大。

方老师的车又放了好长时间了,居然雾灯被人给偷了,唉,意大利这破地儿还真是挺搞,还真有人偷这个,很奇怪的是,国内居然没人偷。。。。。我想原因大概是国内的小贼们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二是国内现在群防群控,小脚侦缉队,大爷联防队,摄像头无孔不入,组成了超级全方位立体的防控网络,小贼们无从下手,当然,这样的防控网,出了正事,它便会马上失效的。

在超市我买了几包咖啡,Lavazza金装,貌似比家那边的超市便宜,比国内就便宜得夸张了,大概也就国内价的1/3。咖啡壶,本来我们一人一个,结果结账的时候,收银说要有会员卡才享受19欧的价钱,没有的话得29,what the fuck,我在upim买的才26噢,有没有搞错,于是我俩都不要了。

IMG_20130706_132336

这便是这两天采购的咖啡。

全求变暖或致野生阿拉比卡咖啡绝种

摘自外滩画报

假如没有咖啡,生活将会怎样?在一个每天消费 16 亿咖啡的世界里,一个没有咖啡的未来大概会使许多人觉得不可想象。然而,一项由伦敦皇家植物园领衔的研究却显示,由于气候变暖,世界上消费最多的咖啡品种阿拉比卡,到 2080 年时将在野外绝迹。

野生咖啡岌岌可危

这项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的期刊《Pl os One》杂志上,由皇家植物园和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牵头人是皇家植物园的咖啡研究专家艾伦·戴维斯。戴维斯已经研究咖啡超过十五载,他指出,野生咖啡有 125 种之多,这还不算上有待发现的。然而,“这么重要的庄稼,我们居然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品种,”他感到不可思议。

虽然咖啡店里花样百出,但归根到底,人工种植的咖啡只有两种,一种是阿拉比卡,另一种是罗布斯塔,两者均引种自野生物种。

阿拉比卡已经在许多国家商业种植,但野生的阿拉比卡却只在埃塞俄比亚南部高地和领国南苏丹的少量地区生长。今年 4 月,戴维斯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走访了南苏丹的博马高原,以评估那里的咖啡产量。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野生阿拉比卡的生存状况已经极其恶劣。戴维斯表示,在森林里待了一周,他们就意识到自己的初衷已经改变,原本的科学考察“已经变成了一次救援行动”。

前人的研究证明,阿拉比卡对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只有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温度区间内方能生存。

它们一般生长在热带山区的上层植被,本来就处于生态系统边缘、穷途末路,一旦气温上升就无处可去。而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调查,自 1960 年代至今,埃塞俄比亚的年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 1.3 摄氏度。

此次发表的研究显示,如果气候变暖继续,那么阿拉比卡的前景将“非常负面”。即使乐观估计,到 2080 年,也将有三分之二适合其生长的区域消失;最糟的估计则是消失得一点不剩。而在南苏丹的一些地区,灭绝可能在 2020 年就发生。

而在戴维斯看来,这样的估计还是保守的,因为它只考虑了气候变化,并未计较该地区的其他变量。他和同事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模型假设的是未受破坏的自然植被,而实际上,由于森林砍伐,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的高地森林已经支离破碎。”此外还有一些因素未能在研究中如实反映,比如病虫害,比如花期的改变,以及鸟类数目的下降(鸟类负责传播咖啡种子),都没有包括在内。而这些因素有可能造成综合的负面影响。

咖啡产业或遭重创

阿拉比卡是现代咖啡产业的支柱。作为杯中物的它,大多可以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纪从埃塞俄比亚带回的几株植物。科学家认为,正是因为来源单一,在咖啡种植园中生长的咖啡,其遗传多样性不到野生咖啡的 5%,也有人说连 1% 都不到。

戴维斯指出,如此狭隘的基因库使得人工种植的咖啡“非常脆弱”。

“阿拉比卡的历史中渗透着疾病、虫灾和产量等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养殖者总是求助于野生品种、靠他们的基因多样性来解决。”

因此,野生种一旦灭绝,以人工养殖种的薄弱,根本无法抵御一系列天敌的侵袭,结果就是咖啡品质下降、价格飙升。

“一旦失去了这些自然资源,就无异是在自己脚上开了一枪,因为商业作物在未来可能遭遇不可预期的变化,而我们已经没有了后备。”戴维斯这样说道。

那么,何不改喝罗布斯塔咖啡?的确,罗布斯塔适应性强于阿拉比卡,它在海拔较低、纬度较高的地方也能生长,对气候变暖较能应付。十九世纪,一种叶锈病将东南亚的阿拉比卡消灭殆尽,人们由此开始种植罗布斯塔。在今天,它主要用于制作口味较重的咖啡,比如意式和土耳其咖啡。

问题是,大多数喝咖啡的人不可能一声不吭地变换口味。

罗布斯塔口味浓烈,为大多数人所不喜,而且其中的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的两倍,可以说根本就是另外一种饮品。所以,阿拉比卡仍旧不可取代,没有了它,咖啡市场的一大部分都将不复存在。

这种生物上的灭绝还会导致经济上的剧变:根据国际咖啡组织的统计,咖啡已在世界贸易额中名列第二,是仅次于石油的超大宗商品,整个产业的从业者约为 2600 万人。

其中,阿拉比卡又占据了全球咖啡消费的七成,今年的产量是 4.86 万吨,总批发价约为 160 亿美元。这种植物一旦绝迹,对世界经济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

继续研究,开展保护

说起来出人意料:虽然咖啡产业各环节的从业者均对咖啡的前景十分关注,但是在此之前,对于咖啡的科学研究却十分有限。关于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野生阿拉比亚咖啡,这次发表的论文竟是有史以来第一份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也是对于野生阿拉比卡的第一次计算机模拟研究。文中结合了实地考察和计算机模型,这样的研究在未来还将继续。

戴维斯表示,此次研究的目的不是吓唬世人,而是激起他们的行动。

他和同事在论文中划出了几个“核心区域”,其中的野生阿拉比卡可能存活到 2080 年以后,并为未来的咖啡种植提供基因支持。

研究中也划出了几个需要保护的区域。戴维斯指出,保育活动已经帮助其他物种逃离灭亡的命运,因此对于野生咖啡的前景,他还是看好的。

但也有研究者对此并不乐观。比如植物学家彼得·莱文认为,保护野生植物的目标“值得赞赏”,但最为稳妥的办法还是将野生阿拉比卡的种子存进种子银行,即便对灭绝还未临头的区域也该这么做。